日前,記者在深圳前海綜合保稅區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保稅倉看到,工人正在緊張地忙碌著,電商平臺售出的貨物,正源源不斷送往消費者手中。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運營負責人張海建表示,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得益于良好的口岸營商環境,該公司實現了不錯的增長,今年1-11月跨境電商出口訂單包裹數90萬個,同比增長58%。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深圳海關開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全力以赴壓縮整體通關時間,配合壓減進出口合規成本,提高進出口企業通關體驗感、獲得感。截至11月,深圳海關轄區商品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5.7小時、1.6小時,較2017年壓縮78.09%、86.56%。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促進“雙循環”高質高效發展的關鍵環節。深圳海關以樹立跨境貿易領域“先行示范”標桿為目標,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取得顯著成效。疫情發生后,深圳海關以優化深圳口岸營商環境為突破口,滾動出臺90多項超常規幫扶舉措,涉及便捷快速通關、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等多個領域,助力深圳外貿7月份在全國5大外貿城市中率先實現正增長。
為保障企業出貨順暢,打通國內國外“雙循環”,深圳海關采取“一區一策”“一產一策”“一企一策”服務重點區域、產業和企業,抓住主力軍推動外貿回穩向好,積極拓展外貿新增長點。深圳市佰維存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吳秋揚說,得益于政府部門的扶持,該公司拓展內銷市場,固態硬盤在網上賣出了歷史新高,名氣越來越響,1-11月內銷貨值3.2億元,同比增長332.9%。
同時,深圳海關推出“組合拳”,實現跨境貿易企業成本“再降低”。在創新物流模式方面,該關探索推出組合港、東西部港區一體化、“整船換裝”等物流新模式,實現單個集裝箱運輸成本降低300元-500元。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吳德群通訊員張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