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然一新、繁花似錦的坂田五和大道。
高標準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深圳外國語灣區學校。
近年來,龍崗區委區政府以“雙核驅動”戰略為引領,依托“西核心”坂雪崗科技城、“東核心”大運新城兩個“核心引擎”,以及其他11個重點發展區域,打造高水平深圳東部中心和深莞惠都市圈城市中心。
對標國際一流精品示范道路的五和大道煥然一新,繁花似錦;僅用半年時間、高標準高質量建成的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營業,為片區緊張的醫療資源下了一場“及時雨”;在新交付的精品國際化學?!钲谕鈬Z灣區學校操場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學子們沉浸在新校區投入使用的喜悅中……
龍崗門戶——坂田片區,不斷冒出的“民生精品”持續提升城區形象和品質品位,讓周邊企業和越來越多居民真實感受到了“幸福來敲門”的滋味,也昭示著龍崗全力打造坂雪崗科技城“西核心”的決心和行動。
作為全區政府工程的“大管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生力軍,龍崗區建筑工務署今年在坂田街道共負責實施項目21個,總投資約90億元。其中學校項目9個,醫院項目2個,文體項目3個,市政項目7個。一個又一個對標國際最高最好最優建設的重點項目完工交付,為夯實“西核心”坂雪崗科技城發展提供硬支撐,為“雙核驅動”戰略落地落實提供堅強保障。
為片區高質量發展搭建“新紐帶”
坐落于坂田片區的“西核心”坂雪崗科技城,規劃打造世界級ICT承載區,而串聯此片區的“大動脈”五和大道,曾一度自行車與行人交叉混行、道路坑洼不平、沿線設施老舊雜亂。改善出行環境和城區面貌,提升坂田片區城市環境品質,高標準高質量建設“西核心”時不我待,區建筑工務署把沉甸甸的擔子挑起來。
市、區政府高度重視地鐵10號線沿線五和大道等道路品質提升工程,市、區領導數十次前往現場調研。為將該工程打造成對標國際一流的龍崗區精品示范道路和獨具特色的高品質活力街區,區建筑工務署主動與多個相關部門協同作戰,組織參建單位日夜兼程、連續奮戰,用6個月時間完成了正常情況下3年才能完成的9公里道路改造提升施工,創造了同類工程建設“新速度”。
有關工作人員回憶,搶工高峰期,150余名管理人員夜以繼日奮戰一線,2000余名工人24小時輪班施工,100余臺大中小型機械同時作業,非常壯觀。
特別是項目地處地鐵10號線沿線,有7個站點34個出入口,與在建地鐵工程有近70%工作面交叉。為克服施工難題,區建筑工務署與市交通運輸局龍崗管理局一同主動擔當,組織參建各方數十次深入現場,開展工作面協調。通過與軌道辦、地鐵集團及水務、城管、交警等單位上千次的溝通,見縫插針交叉作業,為項目快速推進贏得時間。
為確保項目材料品質,組織區職能部門、參建單位3次奔赴福建、山東石材原料區、加工廠區了解掌握成本、把控質量工序;4次前往廣州、中山、佛山等綠化苗圃區考察,為20種灌木、18種喬木選型。
煥然一新的交通路面、精細設計的慢行系統、生意盎然的綠化種植……經過近半年的日夜奮戰,軌道交通10號線沿線五和大道以嶄新面貌出現在大眾視野,實現華麗蛻變。項目的完工,對于優化坂田片區交通基礎設施,改善和提升城區環境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將成為助力片區高質量發展新的“窗口”和“紐帶”,被評為全市道路設施品質提升精品示范路工程。
半年搶建坂田首個公立醫院
38天完成主體結構加固施工,20天完成室內主管線安裝,180天竣工預驗收,疫情期間實現項目人員“零感染”……今年9月,坂田片區首個公立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試營業,區建筑工務署全體參建人員心潮澎湃。
作為市、區重點民生工程,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的落成對于緊張的片區醫療資源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能有效改善群眾就醫環境,對提升龍崗醫療服務水平,打造深圳東部醫療高地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以“深圳速度”高效快速推進的深圳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也是區建筑工務署加快推進一批精品醫院項目建設的微觀縮影。
據悉,該院區總建筑面積10987.87平方米,是一所以“門診、急救功能為主,少量住院為輔”,涉及全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口腔、體檢及急救創傷救治于一體的基本醫療服務綜合大樓。
作為建設單位,區建筑工務署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把該項目列為“一把手工程”。區建筑工務署精心組織部署,以精品意識推進項目建設,從項目設計、招標到施工、收尾,署主要領導既“掛帥”也“出征”,確保項目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高質量完成。
加快補齊醫療衛生短板是龍崗區對人民群眾作出的莊嚴承諾。區建筑工務署這支“工務鐵軍”沖在最前面,以堅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更多優質精品民生工程,兌現民生承諾。
“一號工程”鎖定家門口好學校
作為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帶重要組成部分,坂田片區內聚集了華為、康冠、航嘉、馳源等一大批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為滿足企業高新人才對國際化一流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圳外國語灣區學校的建設從一開始就格外引人關注。
據悉,這所被稱為最具“國際范”的學校工程用地面積5.0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總投資12.64億元。項目為新建48班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說其“顯眼”,一是因為規格高。作為市、區政府重要民生工程,市、區領導多次親臨現場調研指導,副區長黃惠波更是直接掛帥督辦,利用周末節假日,多達36次深入現場,協調推動項目建設。區建筑工務署高度重視,將其列為“一號工程”,署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以“工務鐵軍”精神打造成一所極富特色的高標準精品國際化學校工程。二是因為工期緊。為盡快緩解片區學位壓力,區建筑工務署帶領全體施工人員連續奮戰531個日夜完成建設目標,較同等規模學校項目工期大為縮短。三是因為標準高。在選材用材上注重品牌,現場設立材料樣板間,執行高標準;按工藝示范樣板最高標準施工,確保高質量,為學校建設“百年學府”夯實了基礎。
“該項目工期要求緊、質量標準高、建設任務重。區建筑工務署堅持對標一流,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擔當,與相關單位和部門通力協作,推進項目高標準、快速建設?!饼垗弲^建筑工務署黨組書記、署長羅雅感慨地說,我們不知去了多少次現場,磨爛了多少雙鞋,褲腳上不知道沾了多少泥巴,才換來學校的如期完工。
據介紹,除上述3個今年已完工交付的項目外,目前,區建筑工務署在坂田片區實施的其余18個項目正緊鑼密鼓推進。其中,市第十七高于今年6月動工建設,目前正開展基礎施工;和美外國語小學教學樓于今年7月交付使用,整體預計將于2021年4月底完工;坂田D-H區地下連接通道完工,具備通行條件;環城路快速化改造、楊山路和龍頸嶺路等市政交通工程形象進度超80%,完工在即。此外,龍崗第二中醫院新建工程、龍崗國際藝術中心、坂田北文體中心等一批高標準規劃的醫院、文體設施項目正快速推進中。
據了解,在推動一系列緊急民生工程建設中,區建筑工務署這支“工務鐵軍”和眾多黨員干部展示出硬核擔當。黨組書記、署長羅雅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堅持工作第一時間部署、問題第一時間協調,并靠前指揮,定期深入工地一線,真正做到“腳下有泥、心中有底”。副署長劉雄在搶抓深圳外國語學校(龍崗)國際部等學校項目中,放棄休假,在身體不適情況下,一再推遲上醫院檢查的計劃,與現場一線參建人員晝夜奮戰;副署長楊文凱在推進市人民醫院坂田院區、五和大道等道路品質提升工程應急項目中,每周多次前往工地一線督戰,協調工作面;副署長宋繼琴春節及疫情期間帶領科室人員加班加點,緊急研究全過程咨詢、招標擇優等工作,多次組織視頻會議,帶領團隊現場考察,協調相關部門形成合力,為扎實推動市第十七高等高中項目快速建設貢獻力量。此外,眾多中層干部、黨員骨干等堅持奮勇擔當,面對急難險重的項目建設任務,沖鋒在前,犧牲休息與家人團聚時間,換來一個個高品質民生項目的快速落地和建成。
新征程時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奮進。在龍崗區委區政府提出“打造改革創新策源地,勇當先行示范新標兵”,深入推進“雙核驅動”戰略的關鍵時期,區建筑工務署將以“擇優、創優、嚴管、重罰”理念,高效率、高水平推進更多優質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為建設職住平衡、綠色低碳、宜居宜業宜游的“新龍崗”貢獻更多“工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