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區在招商推介會(北京站)全方位推介優質營商環境。
與會嘉賓在光明區巡回招商推介會(杭州站)上探討交流光明發展機遇。
光明區巡回招商推介會(上海站)簽約現場。
光明區巡回招商推介會(北京站)簽約現場。
波瀾壯闊四十載,砥礪前行再啟航。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書寫了奮勇拼搏的華麗篇章。作為深圳市最年輕的行政區,光明區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為戰略目標,砥礪奮進,不斷“蝶變”,日益成為深圳最具魅力、最富活力、最有潛力的投資熱土。
2020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將于12月8日開幕。在此次深圳全球招商大會前夕,12月1日至3日,光明區分別在北京、上海及杭州三地舉行“2020深圳市光明區巡回招商推介會”,全方位、多渠道推介光明區優質營商環境、“1+4+N”政策、“3+1”專項產業政策及科技金融政策等。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商務局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指導,光明區政府主辦,光明區商務局和光明區科技創新局承辦。光明區副區長張宗平,深圳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處長曾錦輝,深圳市科創委基礎研究和平臺基礎處處長席衛忠,光明區商務局、區科技創新局、轄區街道、區屬國有企業、產業園區等參加,累計吸引北京、上海、杭州及周邊的企業、各商協會、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及科研機構主要負責人及高管等800余人參加。
據了解,本次巡回招商推介會實現了3個首次,分別為:第一、首次連續在深圳市外3個城市舉辦大型推介會。第二、首次整合深圳市商務局、深圳市科創委以及光明區商務、科創、各街道、區屬國企、社會產業園區、銀行機構、投資機構等力量,攜手舉辦招商推介會。第三、首次設置對話交流環節,通過開放式的交流和互動,將企業感興趣、需要進一步了解的政策、營商環境進行推介。
本次招商推介會取得豐碩成果。現場簽約央企、上市企業、戰略新興企業38家,進一步接洽意向企業300多家。
全方位推介光明區優質營商環境
光明區位于深圳市西北部,轄區面積約156.1平方公里,實際管理人口140萬,軌道交通10條,半小時可通達香港、廣州及深圳機場,是深圳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光明區聚焦實體經濟發展,把先進制造業作為強區基石,逐步構建以智能產業、新材料產業、生命科學產業為主導,以特色服務產業為支撐的“3+1”產業體系,陸續引進培育了華星光電、聯想、邁瑞、大疆、潮州三環等一大批優質企業項目,地區生產總值已突破千億。
光明區副區長張宗平就光明區綜合營商環境進行推介。2018年9月19日光明區正式揭牌成立,光明區揭牌成立后深圳市委市政府賦予光明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光榮使命。2020年4月,深圳市政府發布《關于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若干意見》是繼深圳市被確定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四城后,作為其核心承載區的光明科學城,迎來的首份具體建設文件,也是深圳市委市政府送給光明的一個大禮包,飽含著對光明科學城建設的殷切期望和關懷厚愛,為光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吹響了沖鋒號,提供了路線圖,也為光明的發展插上了新一輪騰飛的翅膀。
他強調,光明科學城位于光明區東北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規劃面積99平方公里,以“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為空間格局,“一心”就是規劃的光明中心區,“兩區”是裝置集聚區和產業轉化區。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要求,規劃是以“藍綠為底、組團鑲嵌、樂居宜業”為原則,將建設一座開放創新之城、人文宜居之城、綠色智慧之城。同時,光明科學城以需求為導向、以破解“卡脖子”問題為目標,推動大灣區創新引擎換代、發展動力換擋,爭做深圳參與未來科技競爭的第一艘“沖鋒舟”。
曾錦輝和席衛忠分別對本次巡回招商推介會表示充分肯定。他們在致辭中均表示,兩年多來,光明區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建設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節點的有利區位,勇擔使命,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光明科學城的規劃建設,狠抓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多措并舉拓展發展空間,大力提升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質量,吸引了一大批的優質企業落戶,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特色產業集群,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力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他們也在現場發出邀請“誠摯邀請廣大企業家朋友借此機會,進一步了解深圳、了解光明,投資深圳、投資光明,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美好未來。”
多角度
介紹光明區各項優惠政策
本次巡回推介會上,光明區商務局、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分別在現場詳細介紹光明區“1+4+N”政策體系、“3+1”專項產業政策及科技金融政策。現場通過對目前光明區出臺的各項政策介紹,表達了光明區對于優質企業的歡迎與支持。
何謂“1+4+N”政策體系?光明區商務局負責人介紹,“1”指的是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主要是明確政策目標、政策體系及資金安排原則;“4”指的是普惠性政策,包括招商引資、企業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引進;“N”指的是“N”個專項政策。目前光明區出臺了《深圳市光明區現代產業體系中長期發展規劃》,逐步構建以智能產業、新材料產業、生命科學產業為主導,以特色服務業為支撐的“3+1”產業體系。“N”個專項政策瞄準的就是光明區重點發展產業,目前已出臺了“3+1”專項政策。
據了解,光明區始終堅持“產業第一、企業為大”的理念,聚焦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痛點、難點問題,在政策上做“加法”,陸續修訂出臺系列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區域競爭力,陸續引進培育了華星光電、聯想、邁瑞、大疆、三環集團等一大批優質企業項目,地區生產總值已突破千億,日益成為深圳最具魅力、最富活力、最有潛力的投資熱土。“1+4+N”政策體系中,光明區對四類企業落戶進行獎勵:對于頭部企業,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或者營收50億元以上,或者財力貢獻3億元以上的企業),最高給予5000萬元獎勵;對于骨干企業(營收10億元至50億元,或者財力貢獻6000萬元至3億元,或者境內主板上市企業),最高給予800萬元獎勵;對于中堅企業(營收1億元至10億元,或者財力貢獻1000萬元至6000萬元,或者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和境外上市的企業),最高給予350萬元的獎勵;對于“四上”企業(包括規上工業企業、規上服務業企業、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同時,對新引進的頭部企業、骨干企業,優先予以單獨供地支持;對以用房方式落地的頭部企業、骨干企業和中堅企業,給予租金補貼,補貼標準為15元/平方米,補貼面積可達2萬平方米,可補貼3年,3年租金補貼合計超過1000萬元。
何謂“3+1”專項產業政策及科技金融政策?光明區科技創新局負責人介紹,光明區近期出臺的《深圳市光明區支持“3+1”產業發展系列政策》聚焦產業“沿途下蛋”、創新驅動、精準管用等各方面,不斷完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夯實創新基礎。“3+1”產業發展系列政策凸顯四大特點。一是聚焦“沿途下蛋”,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鼓勵重大技術攻關;二是聚焦“創新驅動”,建立“注冊未滿6年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器畢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隱形冠軍”的科技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三是聚焦“精準管用”,針對同一項目的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給予最高4000萬元的區級專項支持;四是聚焦“協同發展”,強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完善綜合服務配套,營造“優勢優先、新興培育、提質增效”的產業發展格局。可以說,“3+1”產業政策的出臺,進一步充實了“1+4+N”科技創新系列政策體系,為構建“3+1”產業發展體系保駕護航。
效果好
現場與38家企業進行簽約
據了解,本次巡回招商推介會反響強烈,三場活動合計共吸引700多家企業參會,企業紛紛表達落戶意向。巡回推介會活動現場,光明區與參會企業展開熱烈交流,聯想集團、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復星醫藥集團、浙江火山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就用地政策、科技創新政策、人才政策及住房政策等與光明區進行溝通交流。
光明區商務局負責人表示,光明區招商服務不務虛、不繞彎,誠懇希望和企業高效溝通、精準對接,保障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各項服務,支持企業在光明區不斷發展壯大,鼓勵企業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和光明科學城建設新機遇,開拓新商機,來深圳光明投資興業,邁上新臺階。
本次招商推介會成效顯著,現場共與38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并在現場簽約。活動結束后,為切實做好對接服務,光明區已分別在企業參會證、感謝短信中留下招商專員聯系方式,建立了招商服務微信群,同時派駐了一批招商人員(含園區代表)留在當地拜訪對接意向落戶光明的企業,爭取加快其明確落戶。
北京站方面,推介會現場光明區與中建電力、中交一公局、民航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簽訂投資合作框架協議,吸引數超百億投資。簽約企業中,梅花創投已在招商局智慧城投資注冊成立子基金。另外有一批企業分別向區領導、招商人員等表達落戶意愿。大會結束后,光明區招商人員與多家意向企業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其中獨角獸企業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正計劃選址落地芯片封測產線;新能源企業北京普天合電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意向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互聯網平臺項目;芯聯創展等公司有意向將總部遷至光明區。
上海站方面,推介會現場光明區與江蘇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阿為特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奔悅人工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16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其中,邁瑞醫療的產業鏈企業上海阿為特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已明確投資光明。
杭州站方面,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火山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清創微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深想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和光明區達成合作意向。同時,并有吉利集團汽車工程研究院等一批企業分紛紛與區商務局建立聯系,表達落戶意愿。
復星醫藥集團執行總裁、首席財務官關曉暉表示,自己企業選擇光明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非常信賴光明區委區政府的這支服務團隊,他們年輕有活力,思想也很創新。更重要的,在過去的合作中接觸到這些職能局的工作人員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種精準的、點到點的服務,讓自己可以更有信心也更專心地去將企業做大做強。
浙江火山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本次巡回招商推介上最終選擇落戶光明區的企業代表之一。該公司執行總裁丁洪光表示,“選擇光明區是因為:一是光明青山綠水的投資環境容易留住研發人員,有利于企業做強做大;二是光明政策好,服務更好。我們和光明區商務局對接2輪即決定落戶光明區,他們的服務真的超出預期。”
拓展產業空間、組建專業隊伍
光明區招商引資跑出“加速度”
據了解,光明區正在開展“攔退引”行動,清退一批“散亂污危”企業,有效騰挪產業空間。從2019年以來,光明區綜合運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備”的方式高效推進6片“平方公里級”連片產業用地開發,釋放產業空間1500萬平方米,年內移交入庫產業用地16.8公頃。
同時,光明區強力推進產業用地出讓,全年累計出讓產業用地9宗,出讓用地總面積超18萬平方米,保障了邁瑞、安吉爾等市內企業增資擴產需求,引進了三環集團等優質市外企業。接下來,光明區將重點推進“兩個一千萬”工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實現新建改造、存量納管高標準產業保障房各不少于1000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增強招商效能,光明區創新招商機制模式,組建市場化招商隊伍,瞄準重點企業,開展更有針對性的靶向招商;建立招商引資激勵機制,通過全員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快速引入優質項目。
強化優質服務
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一方面,光明區在政策上“真金白銀”支持企業落戶,并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光明區注重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打造,讓企業來到光明區投資發展,如魚得水。據了解,光明區在打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方面具有四大創新優勢:
創新有人才。光明區正在探索推行領導干部、人才服務專員、行業專家共同聯系服務一位人才的“3+1”模式,全力提高區內高層次人才的歸屬感。開發光明科學城“智慧人才”信息綜合服務系統,力爭成為“互聯網+人才服務”的范例。加快修編完善光明區“鴻鵠人才”政策,讓人才來了就能找到適合的支持。
創新有載體。光明區打造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的全方位全鏈條企業培育體系。光明區留學人員創業園自2013年開園以來,共引進72個項目入園,孵化成功企業13家,6家培育成為國高企業。接下來,光明區將抓好“兩個一千萬”工程,新建改造、存量納管高標準產業保障房各不少于1000萬平方米。
創新有資本。在資金保障方面,光明區準備了約20億資金,鼓勵企業研發創新,加速轉型升級。同時光明區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成立區級引導基金,聯合銀行、基金公司等幾百家金融機構,構建光明區科技金融生態體系。2020年已舉行9場科技金融活動,協助10家企業獲得銀行授信1億元,7家企業獲得投資意向4500萬元,4家企業獲得科技金融政策投融資獎勵288萬元。
創新有服務。為更好地服務企業,光明區政府設立企業服務中心和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同時,還聯合中山大學、清華深圳研究生院所等機構創立了深圳市光明區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為轄區企業提供100余項科技創新服務。此外,通過科技論壇、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大講堂、政策輔導會、投融資路演對接、銀企對接會等多種方式,搭建“獎金+政策”一體化激勵鏈,為企業紓困解難,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對標世界一流
打造“不一樣出彩”的光明科學城
隨著光明區不斷發展,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高端科研院所和優質企業落戶光明,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集聚光明,這就需要光明區不斷提升城市格局和品質、完善城市配套和服務,全力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定位相匹配現代化城區,實現“不一樣出彩”的光明科學城。
教育方面:光明區推動教育供給由量到質的提升,去年以來相繼引進深圳實驗、市教科院等市級名校到光明辦學;與中山大學、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合作共建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中科院深圳理工附屬實驗學校,還與華中師大、華南師大等師范院校合作,開辦了一批優質學校。2018年至2020年這3年,光明區新增中小學學位29910個。其中,2018年至2019年兩年的新增中小學學位數量超過了過去十年增量的總和。未來5年,光明區將以更加強勁的舉措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將新改擴建32所公辦中小學、新增公辦中小學學位5.9萬個;還將投入超過310億元,新增64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超過2.3萬個。
醫療方面:未來全市最好的西醫醫院和中醫院都將集聚光明,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總規模4000張床位,是華南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高水平醫院,目前一期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土地整備已經完成,即將開工建設;市中醫院光明院區建設床位規模3000張,今年底將全面封頂,未來將是市中醫院的“大本營”。
住房方面:光明已經成為全市最大的人才房建設區。過去3年,光明區保障性住房累計供地39.5公頃,占全市供應總量的42.89%。出臺《人才住房配租管理辦法》,3年共籌集2萬套房源。未來5年,光明的公共住房供應將達到4萬套以上。
文化方面:過去幾年,光明區成功舉辦首屆光明小鎮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ITF國際元老網球巡回賽等賽事。光明文化藝術中心已經建成開放,成為深圳北部片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建筑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文化藝術綜合體。未來5年,光明區還將全力建設深圳科技館、深圳國際青少年足球交流中心、深圳書城光明城等一批高品質公共文化設施。(田帥周永陽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