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緊建設中的亞青會場館。
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視察時強調,潮汕地區是我國著名僑鄉,要根據新的實際做好“僑”的文章,加強海外華僑工作,引導和激勵他們在支持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弘揚中華文化、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密切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因僑而立,因僑而生,在汕頭特區,“華僑”是一個繞不過的字眼。從帶著南洋氣息的小公園騎樓、寄托海外游子家國情懷的僑批、到改革開放后眾多潮汕籍華僑捐資興建的城市設施,“和美僑鄉”的深刻烙印在這座城市無處不在。
如今,汕頭經濟特區則將“僑”字文章重重落筆在了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這片填海造地而萌生的“新大陸”正在搭造廣闊平臺,引航特區新時代的“紅頭船”駛向廣闊世界。
以“僑”為“橋”,集聚全球華僑優質資源
一路西行。規劃面積480平方公里的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區域廣闊,沿著風光旖旎的海岸線,各個全新的功能組團陸續經過,珠港新城、東海岸新城、亞青會主場館、汕頭大學東校區……海浪拍打,新城崛起。
2014年9月15日,華僑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并于同年12月8日正式掛牌運作。6年來,華僑試驗區認真按照國務院批復要求,強化使命擔當,傳承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力加快開發建設步伐,加快構筑改革試驗區發展的創新優勢、產業優勢、開放優勢和品牌優勢。
在華僑試驗區的展廳內,一個虛擬主持人在屏幕上為參觀者導覽華僑試驗區的發展規劃。這里將重點打造“一平臺二基地三中心”——海外華僑華人聚集發展創新平臺,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和對外傳播基地,跨境金融服務中心、國際采購商貿物流中心和旅游休閑中心,大力發展跨境金融、商務會展、資源能源交易、文化創意、旅游休閑、教育培訓、醫療服務、信息、海洋等“九大都市產業”。
華僑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俊毅介紹,華僑試驗區開發建設以來,堅持以僑引商,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出臺鼓勵華僑產業投資扶持辦法,吸引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回汕投資創業。重點推進總部經濟聚集區和科創金融中心建設,已有泰盛科創園、明園國際科創金融城、潮商中心等一批總部企業項目落戶,總投資約190億元。
布局明晰,為城市謀劃未來產業
以“僑”為“橋”,華僑試驗區正在連接著特區的未來。
“僑”概念特色金融已經在試驗區開展了多項試驗。華僑試驗區研究制訂扶持金融產業發展政策措施,加大對民營企業特別是僑資企業的支持力度。這里創設了全國首個以華僑為核心概念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華僑板”,合計已有注冊、掛牌企業657家,9家掛牌企業實現股改和轉板到“新三板”,累計實現融資超7.5億元,托管股本超82億元。
此外,華僑試驗區設立規模50億元的粵東首只政府引導基金——華僑產業母基金,啟動科創子基金項目投資,吸引各類金融企業特別是跨境創新型企業落地;在全國首創出臺“助企貸”金融扶持政策和配套辦法,專門對“華僑板”掛牌的中小企業進行融資扶持,累計幫助83家企業取得共2.8億元的貸款。積極承擔國家級供應鏈金融試點工作,推進互聯網從業人員納稅平臺等項目,全力打造“僑”字特色金融集聚區。目前,已有2家供應鏈金融企業獲得省金融監管局支持準備落戶試驗區。
“華僑試驗區的優點是,這是一片沒有負擔的土地。所以,我們的產業布局和招商就尤為重要。”劉俊毅告訴記者:“目前,我們的優勢是各方面的資金成本,例如土地成本、人力成本,比起一線城市要小。但缺點就是,在汕汕高鐵開通之前,我們與一線城市的直接距離相對比較遠。因此,這個階段我們的招商就首先目的要明確。”
借助國際海纜汕頭登陸站優勢,劉俊毅和同事們首先考慮的是對物理空間不敏感的企業,其次是對于勞動力成本、人力資源成本的影響、對能源的配置非常敏感的行業,最符合條件的就是人工智能行業以及高科技行業中高附加值的部分。根據這樣的思路,他們引進了中國聯通等企業將算力配置、硬件投入在這個片區,引入搜狗AI等核心技術。此外,試驗區還推動與阿里、騰訊、中國移動等企業戰略合作,加快5G創新應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產業平臺跨境發展。“在這樣的產業結構下,今年華僑試驗區GDP構成中,第三產業首次超越了第二產業,結構不斷改善。”劉俊毅充滿信心。
借“會”提升,打造城市新地標
隨著華僑試驗區的推進,轄區內的亞青會主場館以及將作為運動員村的汕頭大學東校區,也正勾勒著一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新形象、新面貌。一年后將在此舉辦的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是汕頭市自開埠以來舉辦的級別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這也極大地激起了全球潮人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亞青會主場館包含一座2.2萬座位體育場,一座8000座位體育館、汕頭最大的會議中心、訓練場、室外大平臺以及室外附屬配套工程等,整體建設將展現汕頭海洋文化特色,設計寓意“飛舞的浪花”,在汕頭東海岸打造一個服務亞青會和日常文體活動的地標性建筑。
為了確保明年5月交付工程,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中建八局的1700名工人正開足馬力,晝夜奮戰在工地的各個角落。
“目前,汕頭大學東校區暨亞青會場館項目一期室內精裝修已開始全面施工,金屬屋面、預制看臺開始大面積開始吊裝,室外管網工程進入全面開挖。下一步,12月初開始進行體育工藝施工,會議中心吊裝鋼結構工程。預計在春節前將金屬屋面工程、精裝修工程、室外管網工程全面完成。”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粵東分公司工作人員張洪川表示。
憑海而立、徐徐舒展,主場館的整體造型如今已經顯現,這朵“飛舞的浪花”正在浮出水面。而人們相信,從這里出發,汕頭特區在新時代的改革開放也已蓄勢待飛。
■深圳報業集團記者周斌米鵬民韓文嘉吳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