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多推動創造型引領型改革

發布時間:2020-11-12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吳猛

金秋十月,鵬城大地金風送爽。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深圳,針對時與勢,再論改革開放,向世界傳達了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聲音。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日前,深圳特區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樂正,他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既肯定了深圳40年的飛躍發展,同時也為深圳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描繪了一幅新的美好畫卷。“四十不惑”的深圳卓爾不凡,改革開放的深圳未來可期。

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繼2012年和2018年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南下深圳。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離京考察首站就來到深圳前海,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心。6年后的2018年10月,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深圳,要求深圳“繼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努力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此次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來到深圳,恰逢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當下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很多人關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將向何處去。

對此,樂正分析,我們可以從此次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看到三個重要信號。第一,他再次代表中國共產黨向全世界莊嚴宣誓,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將繼續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道路。“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表態厘清了一些認識誤區。“為什么這個講話要放在深圳經濟特區來講,就是因為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講話再次強調了改革開放對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作用。”他說。

第二,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明年,中國將進入“十四五”時期,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團結動員全黨全國人民從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必將起到重要引領和推動作用。

第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代表中央對深圳經濟特區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同時也對未來經濟特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

二、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指出,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不亞于40年前。樂正解讀說:“40年前,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如何沖破計劃經濟的束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探路,而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說土地制度的改革,戶籍制度的改革,超大型城市治理體系建設,等等,這些課題應該說是非常困難的,任務很艱巨。”

特區建立初期,深圳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如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深圳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對于這個要求上的變化,樂正認為,40年前大家都不知道應該怎么去改革,怎么去開放,但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一定要改革開放,并且朝著改革開放的方向去努力。“摸著石頭過河”生動、準確地表達了在經驗不足的情況下要探索著前進。40年時間過去了,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為全國積累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我們可以把經過實踐檢驗的有效“試驗”制度化,再用形成的新制度去推進改革開放。

“中央在改革方面統籌協調的力度,頂層設計的力度明顯加強,專門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對全國改革開放的推進有一個總體的戰略部署,但是并不排除各個地方,特別是經濟特區,在改革方面繼續先行先試,先行探路。”樂正分析,《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中一個核心的指導思想,就是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如何把基層的“摸著石頭過河”和中央的“加強頂層設計”,結合起來,做好上下銜接、實現有效貫通,是深圳未來要做好的功課。

三、發揮雙鏈匹配優勢,將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融合得更好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要求深圳“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展數字經濟”。在樂正看來,“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非常契合深圳的發展實際。“習近平總書記點到了深圳發展的一個明顯的優勢,希望深圳在這方面做出新的成績,能將產業發展和創新發展融合得更好。”他說。

40年來,深圳依靠市場分工深化和降低社會交易成本兩大市場機制優勢,不斷推動跨界與組合式的改革與創新。深圳主要工業產品結構不斷向技術含量高的新興產業調整,處在價值鏈低端的一批制造業企業或關停淘汰,或疏解轉移,或改造升級。

樂正指出,深圳的產業結構幾乎不到十年就完成一次重大產業升級,從工業制造產業鏈的最低端,迅速走到了數字革命時代的最前端。深圳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躋身于國際創新鏈條,瞄準國際先進技術和歐美高端市場,實現了從傳統加工貿易主導向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轉變,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經濟體系。

深圳較早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率先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了“六個90%”的突出特色:即90%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科研投入來源于企業、90%的專利生產于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目前,全市有科技企業3萬多家,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7000家,居全國第二。培育出以華為、中興、騰訊等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集群。

“從目前全球一些重要城市來看,有些城市是產業鏈非常發達,有些城市是創新鏈非常發達,但是既加入了全球的產業鏈,又加入了全球的創新鏈,能夠形成雙鏈匹配的城市,其實在全世界并不多,而深圳就是其中之一。”樂正不無自豪地說,多年的發展,讓深圳不僅完成工業化的騰飛,而且已經進入到以國際市場為導向,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并駕齊驅的發展階段,是中國產業結構最優、國際競爭力最強的城市之一。

四、在數字貨幣和智慧城市兩方面率先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深圳,要著眼于解決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著眼于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多策劃戰略戰役性改革,多推動創造型、引領型改革。

在樂正看來,戰略戰役性改革是指那些全局性的,周期較長的,涉及跨部門統籌協調的關鍵環節的改革。“從中央層面來講,要統籌全國的改革大局,當然更多的要考慮戰略戰役性改革,而深圳有這樣的能力和經驗,來支持中央在全局部署方面推行一些重要改革。”樂正說。

而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在樂正的理解中,是那些“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的改革。“有些改革是我們學習國外的成熟經驗,借鑒引進過來的,屬于學習型的改革。還有一些改革是全新的,目前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做過,這就屬于創造型、引領型改革。這樣的改革就不能簡單地像過去那樣用‘按照世貿規則辦事、向國際慣例靠攏’的思維去做。”

具體來講,樂正認為深圳現階段可以在數字貨幣和智慧城市這兩個方面率先突破,走在全球前列。

一是探索數字貨幣模式下國際貿易支付變革,試行準自由港的外貿結算體制和外匯管理體制。先行發展數字經濟的產業創新模式,加快相關政策法規的編制,率先建立全球首個數字資產交易所。“線下的金融資本市場,華爾街非常成熟,香港非常成熟,我們只有跟著他們學,但是線上的資本市場目前在全球還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在這個領域深圳有技術的優勢,有市場的優勢,也有政府統籌協調的優勢,這三方面整合起來,我覺得在未來的3至5年,在中央的授權指導之下,深圳有在全世界率先突破的可能。”他說。

二是發揮深圳信息產業發展優勢,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智慧城市建設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在探索,大家基本上都在一個起跑線上。在這樣的情況下,深圳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做一些先行嘗試。未來深圳要朝著全球創新創意之都、全球標桿城市的目標前進,就必須要拿出一些讓全世界都感到眼前一亮的東西。”樂正強調,作為廣東“數字政府”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深圳要發揮“最互聯網城市”優勢,以“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為目標,在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方面走在前列。以數據資源共建共享為突破口,為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

五、全周期管理意味著全周期責任

打造全球標桿城市離不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樂正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城市治理過程中要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是對超大型城市綜合治理能力和體制機制提了一個新的更高的要求。

他直言,習近平總書記之所以強調“要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正是因為他深刻了解我們過去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痛點。一是對于突發事件,政府除了要有應急管理能力之外,還應該從規劃設計本身、后期管理、宣傳普及、公眾參與等方面全面考慮,而不是臨時抱佛腳。“全周期管理意味著全周期責任,任何一個項目,任何一項工作必須考慮多方面因素,從一開始規劃設計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將來可能會面臨的各種情況,如此才能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二是重大基建項目建設要充分考慮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總說長治久安,從政府的角度來講,就是不能只管‘一時一事’,要避免那些‘今天拍板明天就要見效’的短平快項目,這種項目帶來的后果是風光兩三年后患無窮。”樂正特別強調,要強化“質量關切”,用過去拼速度的那股勁兒來追求高質量,追求可持續發展。

■深圳特區報記者王玥周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