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別合作區加速打造全國最大的全產業鏈機器人特色小鎮。
深汕灣機器人小鎮首發項目——深汕灣科技城效果圖。
10月22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以下簡稱深汕合作區)深汕灣機器人小鎮首發項目舉行首批入園企業集中簽約暨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中科創客學院、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水木深研(深圳)科技孵化創新加速器有限公司(清華i-Space孵化器)等14家機器人、人工智能領域的龍頭企業和孵化平臺簽約牽手小鎮首發項目——深汕灣科技城,標志著深汕合作區加快高質量發展打造全國最大的機器人小鎮、搶占人工智能發展制高點邁出了新的一步。
整體規劃超過13.5平方公里的深汕灣機器人小鎮,是深汕合作區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國在建的面積最大的全產業鏈機器人特色小鎮,已納入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區和三大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之列。作為小鎮首發項目,深汕灣科技城由深圳特區建發集團建設,是深汕灣機器人小鎮的旗艦智谷,總建筑面積約41萬平方米,融產業、辦公、商業、社區于一體,項目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
同心協力打造高端機器人小鎮模板
近年來,深汕合作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現代產業體系與產業生態共榮共生、人工智能與信息技術協同發展,在平臺建設、項目引進、產業聚集上下大力氣、下苦功夫,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已成為深汕合作區的一張新名片。
在此之前,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產耀東勉勵全區各部門要強化擔當、主動作為,一如既往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最好的政策,為企業發展營造最佳的環境。要強化系統思維、全局視野,全力以赴建設科技含量高、技術優勢大、帶動能力強、示范作用顯著的特色小鎮,努力打造成為深汕合作區乃至全市的高新科技產業新極點。希望入園企業借勢謀篇、登高望遠,堅持用創新的無限力量促進企業的持續騰飛。同時,加強企業間協作,實現由空間組合上的“物理整合”到業態發展上的“化學反應”,共同打造高端機器人小鎮的模板。希望特區建發集團積極發揮行業龍頭優勢,加快引進更多優質項目資源,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共同打造集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終端應用、展示展覽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特色小鎮。
簽約活動中,受產耀東委托,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蔡轉彎在致辭時表示,深汕灣科技城迎來首批入駐企業,標志著深汕合作區向率先搶占人工智能發展制高點、打造科技創新典范再邁堅實一步,必將帶動全區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產業加速集聚,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人才進駐,加快產業新城、智慧深汕建設步伐。希望特區建發集團繼續發揮科技園區建設運營的平臺優勢,加快引入更多優質機器人產業資源,堅持園區高質量運營服務,為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建設運營發揮標桿示范和旗艦領航作用,打造深汕合作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希望率先入駐企業積極發揮行業龍頭和平臺孵化作用,助力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
深圳特區建發集團董事長李文雄表示,目前機器人小鎮核心區域初步形成,首發項目建設已進入收尾階段。隨著正式簽約首批入園企業,標志著深汕灣科技城園區逐步從規劃建設向運營轉變。特區建發集團將加快完善深汕灣機器人小鎮配套,將深汕灣科技城打造成為“機器人小鎮CPU”綜合服務提供商。與此同時,與入園企業攜手,推動深汕合作區人工智能產業集聚發展,助力深汕灣機器人小鎮成為輻射帶動粵東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門戶。
“沒趕上40年前的蛇口,再也不能錯過今天的深汕”
“沒趕上40年前的蛇口,再也不能錯過今天的深汕,我們不會錯失這個機會。”昨日,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高級副總裁劉平凡出席簽約儀式時,用心潮澎湃、信心滿懷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他表示,哈工大機器人集團選擇深汕、選擇深汕灣機器人小鎮主要基于三大考量:一是戰略重視,在國家戰略層面,將深圳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同時深圳又將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定位為三大人工智能產業聚集地之一,高度重視深汕合作區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的產業發展;二是規劃落地,近一年的時間里,在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推動下,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將打造成為全周期、全產業鏈條的機器人特色小鎮;特區建發集團也用新的深汕速度打造好了深汕灣科技城這一具有深汕特色的產業空間載體。可以預見,深汕灣機器人小鎮良好的產業生態圈、良好的營商環境及產業服務,將為入園的機器人和人工智能企業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三是宜居宜業,深汕灣具備良好的自然生態、淳樸的人文環境,擁有好住房、好醫療、好學校、好交通的優勢,讓入園企業員工都能安家樂業,也讓企業能夠更加穩定地發展。
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有限公司由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全資設立,致力于將深汕機器人創新基地項目打造成為集技術研發及轉化、創新企業培育孵化、產業投資、人才培養、科普教育等于一體的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創新基地。目前,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已在深汕合作區落地平臺公司及產業公司5家,2家高新企業正在遷址深汕;研究院也正在籌建,初步確定隨項目引進1位院士及多位高端人才。
“深汕合作區是深圳新的增長極,充滿了機遇和想象空間,不論是規劃還是小鎮的環境,以及深汕灣科技城的布局與設計,我們都感到非常滿意,學校領導對深汕合作區非常重視,已經多次帶隊來考察,要求我們盡快做好科技服務落地轉化的服務。”水木深研(深圳)科技孵化創新加速器有限公司(清華i-Space孵化器)副總經理張神武表示,清華i-Space孵化器是依托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獨家創建的水木深研孵化體系,打造集“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清華五創”全鏈條孵化平臺,長期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清華孵化樣板和“政產學研資”創業生態圈服務。截至目前,孵化器已運營6年,累計孵化項目200多個,孵化企業累計獲得融資額度超過1億元人民幣,企業總體估值超過20億元。此次簽約主要是進一步推動先進制造、AI智能的科技成果、優質項目在深汕落地。另外企業也將攜手深汕灣智展中心舉辦一些在AI科技領域的創新大賽,將優質項目引進到深汕。
以深汕速度高品質打造機器人產業集聚區
三面環山、一面朝海,推窗是景,看春暖花開、碧海藍天,開門進園,品鳥語花香、溪水潺潺,這不是一幅寫意畫,而是正從規劃圖變為實景圖的全國最大機器人小鎮——深汕灣機器人小鎮。
深汕灣機器人小鎮不但自然環境優美,配套設施也十分完備。高鐵站、人才住房小區、幼兒園、中小學近在咫尺,公園就配套規劃了三座,被稱為公園里的小鎮。
2018年11月30日,深汕灣科技城正式開工,拉開了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建設的序幕。首發項目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41萬平方米,重點打造研發總部、花園式研發辦公、城市標桿寫字樓,同時配套會展中心、品質住宅、濱河集中商業中心等。僅用了10個月時間,主體結構已實現封頂,創造了新的深汕速度,也讓前來考察的企業對小鎮發展信心倍增。
2019年5月,深圳市政府印發《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年)》,提出要以大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為路徑,以構建開放共享平臺為支撐,以加快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為先導,以培育智能經濟體系為主攻方向,推動人工智能特色應用示范,促進技術攻關、產品應用和產業培育“三位一體”發展,將深圳發展成為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策源地和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行動計劃》將深汕灣機器人小鎮正式納入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區和三大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之列,極大地提升了深汕灣機器人小鎮的戰略定位。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在此次14家企業集中簽約入駐深汕灣科技城之前,深汕灣機器人小鎮已有11個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企業拍得用地,并已引進華睿豐盛、三寶、天鷹智能、控匯智能、普盛旺等產業項目。
作為深圳的第“10+1”區,深汕合作區致力打造現代化國際性濱海智慧新城,在產業布局上,深汕合作區始終以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導向,堅持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重大項目、規模集聚項目“三個優先”,全區已供地產業項目達96個,其中投產項目30個、動工項目34個,繼電子設備及電子產品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裝備制造等初步形成產業集群之后,正加速形成機器人產業的集聚。
(石義勝林捷興/文張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