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0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博會”)在深圳圓滿收官。
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際性海洋經濟展會,海博會被稱為“中國海洋第一展”。它是對外展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世界沿海國家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的重要平臺,是推進海洋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重要功能平臺,也是促進海洋經濟國際合作的高端經貿平臺。
深圳臨海而生、憑海而興、向海圖強,海博會為深圳發展注入強勁“藍色動力”。從2017年《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推進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到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進行重大部署,再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明確“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把握藍色機遇,發展藍色經濟,深圳肩負重任。
2019年海博會正式“落戶”深圳,本屆海博會則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后深圳舉辦的首個國家級大會。本屆海博會聚焦海洋戰略前沿領域,展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就,以及全球海洋經濟最新科創成果。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較去年增加了63%;參展商608家,其中境外企業67家,涉及40多個細分行業;首次開啟“云觀展”“云論壇”“云展覽”通道,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同時打破地域界限,開辟全球藍色經濟展示合作的“云窗口”,影響力輻射全球……與去年相比,本屆海博會規模更大、亮點更多、時間更長。海博會已成為深圳全面加速“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項目和平臺抓手,也將成為深圳又一張“金色名片”。
同一個世界,同一片海洋。海洋是人類的共同家園,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促進了發展。中國的海洋經濟是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發展起來的,是在全面擴大開放的腳步中壯大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海博會開幕之際發來賀信指出,舉辦海博會旨在為世界沿海國家搭建一個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的平臺。本屆海博會以“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為主題,就是要突出講好海洋強國的“中國故事”,全面展示挺進深藍的“中國力量”,積極搭建互信互助互利的“中國平臺”,拓展藍色市場、分享藍色技術、共促藍色增長,在新發展格局中,為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持續貢獻新的藍色動能。
高揚合作之帆,共享藍色機遇。從改革開放之初組建遠洋船隊首航倫敦,到積極開展“一帶一路”沿線海洋產業項目布局,再到海內外嘉賓云集深圳參加海博會,深圳一直堅持開放合作,積極發展藍色伙伴關系,深度融入全球海洋命運共同體。面向未來,深圳要牢牢把握“雙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好海博會這一重要平臺,努力打造海洋經濟發展的高地、海洋科技創新的策源地、海洋國際交流合作的先鋒地,不斷增強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含金量和辨識度,努力在落實“海洋強國”戰略上做好示范、當好標桿,為中國建設“海洋強國”做出更大“深圳貢獻”。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