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指路明燈”。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對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提出了六項明確要求,對經濟特區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圳提出的第一項明確要求。
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圳責無旁貸。深圳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面臨的資源要素約束更緊,受到來自國際的技術、人才等領域競爭壓力更大,決定了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根本出路。去年8月18日深圳收到的超級重磅“大禮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在“指導思想”部分開宗明義地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必須勇當“全能冠軍”、全面先行示范,其中就包括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先行示范。
毫不動搖堅持主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高質量發展的主線,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抓手。今年上半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注冊數猛增,深圳惠企政策助力一批先進制造企業適應疫情防控形勢實現臨時轉產,在線生鮮、直播帶貨、社交電話等新業態發展迅猛,線上教育、在線文娛、遠程醫療等成為新的爆發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助推深圳經濟增速在一線城市中率先實現“V形反轉”。只有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加快構建和完善有利于供給要素高效配置的體制機制,才能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
牢牢扭住創新“牛鼻子”。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深圳要清醒認識創新方面存在的基礎研究比較薄弱等不足,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培育壯大新動能,提升新勢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精準對接,前瞻布局、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未來產業成為經濟新引擎,打造數字經濟樣板城市;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發揮產學研深度融合優勢,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為科技創新多“種玉米”;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創新不斷注入源頭活水。
推動現代服務業向國際一流水平邁進。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保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深圳已打造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優勢傳統產業“四路縱隊”,形成經濟增量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以先進制造業、第三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等“三個為主”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向梯次型現代產業體系的躍升。但是,和國際一流水平相比,深圳現代服務業發展還存在差距。深圳要善于借助港澳法律、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達的優勢,加強人才交流,通過拓展產業空間、延伸產業鏈條等途徑,進一步推動現代服務業高端化發展。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深圳要繼續篤行新發展理念,錨定高質量發展,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以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破解發展的難題、“成長的煩惱”,堅實托舉城市向著新的高度騰飛!
■深圳特區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