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特殊歷史節點,中央賦予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的崇高新使命。如何推進?實施方案列出了明確的“工作原則”。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堅持先行先試、引領示范;堅持底線思維、穩步實施。這“五大工作原則”,就是深圳以正確方向推進綜合改革試點的方法論。
堅持解放思想、守正創新。
深圳的綜合改革,制度自信與創新自覺必須同步,既要志不改、道不變,又要實事求是、敢于先行,越過因循守舊的“大山”,跨過思維定勢的“溝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的問題。
這條工作原則,要求深圳必須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對“改什么”“不改什么”始終心中有數。“守正”是明確的三個不變:黨的全面領導不能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能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能變。“創新”同樣是明確的三個不變:“闖”的精神不變,“創”的勁頭不變,“干”的作風不變。
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
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對標國際一流建設營商環境,這是綜合改革試點聚焦的重點領域。在這些改革重點上實現突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一以貫之。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根本方向。在法律法規基本原則前提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學習超越,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在此進程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缺一不可。
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
制度創新是綜合改革試點的核心任務和根本動力。面對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必須牢牢把握制度建設這條主線,突出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銜接配套、成熟定型,實現改革目標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中央賦予深圳的綜合改革試點方案,突破了“一時一地一事一議”的傳統模式,確立了“五年一方案、方案清單”的滾動推進方式。為全國改革開放蹚出新路子、積累新經驗,深圳的制度創新必須要能夠產生“共振效應”“化學反應”“整體效應”,這就要求既要出實招解決現實問題,又要把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成為制度創新的策源地和新高地。
堅持先行先試、引領示范。
回顧深圳經濟特區40年的發展歷史,深圳一直大膽地闖、大膽地試,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可能,用個體探索有效降低了整體風險,提供了一個全局性的學習樣本,經濟特區由此成為重要的改革方法論。中央公布的方案更在開篇指出:“深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創造了發展史上的奇跡,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
從先行先試,到引領示范,改革方法論歷久彌新,深圳的使命更加重大。為深圳量身定做的綜改試點實施方案,中央正是激勵深圳率先闖入“深水區”“無人區”,繼續為全局性的改革進行超前性、開拓性的探索。因此,深圳不僅要繼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大膽創新、真抓實干,更要從大局出發,注重經驗總結,及時規范提升,為全國提供引領示范。
堅持底線思維、穩步實施。
國內外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地處最前沿的深圳感受更為直接,這就需要高度重視底線思維,把困難和挑戰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解決措施做得更周全一些,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實施方案列出明確的時間進度表,就是要求深圳提前預設底線情形,在風險總體可控前提下,科學把握時序、節奏和步驟,分期分步、穩妥有序推進改革。2020年是“播種育苗期”,任務是制定實施首批綜合授權事項清單,推動試點開好局、起好步;2022年是“拔節孕穗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2025年是“成熟收獲期”,基本完成試點改革任務。“播種育苗期”必須謀定而后動,做實改革論證方案;“拔節孕穗期”必須蹄疾而步穩,在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拿下一批硬任務;“成熟收獲期”必須厚積而薄發,鞏固深化在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為開創“中國之治”新境界作出更大貢獻,為全國制度建設作出重要示范。
歷史機遇就在當下,奮斗新篇漸次鋪開。深圳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旗幟,牢牢把握五大工作原則,就能乘風破浪,一往無前,駛向勝利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