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深圳經濟結構 持續優化動能強勁

發布時間:2020-10-12來源:深圳特區報編輯:吳猛

汗水澆灌收獲,實干篤定前行。“十三五”以來,深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工作部署,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施策、主動服務,與企業共克時艱,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目前,深圳已打造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優勢傳統產業“四路縱隊”,形成經濟增量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以先進制造業、三產以現代服務業等“三個為主”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向梯次型現代產業體系的躍升。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創新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密碼。憑借改革創新,從“三來一補”到高新技術產業,從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到加快建設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深圳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深圳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打造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科技創新優勢突顯,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能力顯著提升,技術創新由“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深圳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深圳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0∶41.2∶58.8調整為2019年的0.1∶39.0∶60.9。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宏觀經濟專家表示,以金融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在GDP占比加重,意味著深圳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第二產業中,以最具發展潛力、含金量更高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以及先進制造業為主,表明實體經濟質量更高。

新經濟占比大,成為深圳經濟增長主引擎。高新技術、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文化創意四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逾6成,新經濟占GDP比重約為2/3。

經濟質量全面提升

深圳持續轉變發展方式,淘汰低端落后產能,鼓勵高端重大項目,尤其是培育、引進創新機構、新興產業的高端重大項目,以及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和缺失環節,吸引更多產業巨頭和創業者到深圳投資興業。

新興產業成為新優勢,推動深圳經濟規模效益邁上新臺階。2019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10155.5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8%。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5086.15億元,增長6.6%;數字經濟產業1596.59億元,增長18.0%;海洋經濟產業489.09億元,增長13.9%;新材料產業416.19億元,增長27.6%;生物醫藥產業337.81億元,增長13.3%。

邁向高端的制造業,夯實深圳實體經濟根基。華為、華星光電、比亞迪、大族激光、大疆等一批先進制造業,提升深圳制造業和GDP的質量。同時,作為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重鎮,深圳發力5G產業,在5G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等方面走在全球最前列。目前,深圳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成為全球5G第一城,率先進入5G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深圳單位面積產出、人均GDP等指標,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萬元GDP水耗、能耗連年下降,GDP“綠色含量”更足。

經濟新動能強勁

深圳發展新動能強勁。深圳將30%的市本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強化開放創新和協同創新。2019年,深圳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700多家,總量超過1.7萬家。在今年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深圳有20個項目獲得國家科技獎,取得歷年來最好成績。

目前,深圳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市場活力四射。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全市累計共有商事主體345.5萬戶,同比增長9%。按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2019年常住人口1343.88萬人計算,全市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57.1戶,擁有企業161.6戶。其中,深圳新登記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數量大幅增長,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領域的新登記企業同比增幅均超過40%。

特別是今年以來,深圳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時,頻頻出臺支持企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舉措,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目前,深圳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以及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新機遇,這將為深圳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深圳正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主動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最強,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資源、高端企業、高端人才,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不斷壯大新動能、提升新勢能,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強大核心引擎,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高地。

■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吳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