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來源:2020年版《深圳市地圖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8月19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舉辦了2020年版《深圳市地圖集》出版媒體通氣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郭仁忠,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王愛朝以及圖集主創團隊代表出席了通氣會。
記者了解到,2020年版《深圳市地圖集》是一部大型綜合性地圖集,以“雙區驅動”為思想主線,從經濟、生態、社會、環境、文化、地理等多元視角全方位直觀展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的成就,涵蓋了深圳市相關專業領域及測繪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
圖集包括專題圖和城區圖兩部分。在專題圖部分,通過深圳印象、創新發展、自然資源、人文社會和海洋城市等五個篇章,全面、綜合、系統地記錄和反映深圳市的社會、經濟、文化、自然、管理等各領域的發展歷史和建設成就;在城區圖部分,通過鵬城新貌篇章,對城市街區和特色片區進行地理畫像和現狀寫真。
具體來說,創新發展篇重點解碼深圳“質量引領、創新驅動”發展“基因”;海洋城市篇是首次設置,闡述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作為城市地理本底的鵬城新貌篇,采用“主-次”結構呈現街區空間格局和特色片區。
圖集創新性地利用了深圳市實景三維模型,是國內首次生產的城市級大規模真三維數據成果。
相比1997版地圖集,新版地圖集的編制運用了信息化時代的先進測繪成果,一是夜光遙感影像,二是傾斜攝影MESH模型。
通過夜光遙感影像,直觀地反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建設情況和空間結構。
通過無人機拍攝的多張照片組合+傾斜攝影MESH模型,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深圳的空間感和城市魅力。
深圳是國內首個實現市域級全覆蓋的實景三維模型生產的城市,將如此先進的數據成果應用到了圖集編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是立體城市圖幅,從福田CBD向南山方向的視角展現深圳的天際線、高樓林立;二是在特色片區的表達中,打破了傳統正射影像圖的展現形式,使用45°視角展現片區的建設現狀,能表現出建筑的立面形態,立體感、沖擊力更強。
在圖集閱讀方式上,拓展了微信小程序功能,掃碼即可實現線上和線下互動。該圖集印刷工藝還獲得中國環境標志產品認證,是國內首部綠色印刷的精品地圖集。
圖集由武漢大學、深圳市規劃國土房產信息中心和深圳市易圖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編制。
【深圳商報訊】(記者苑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