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_自拍亚洲欧美老师丝袜_日韩黄色在线_一区二区国产日产

光明區加速布局創新生態鏈

發布時間:2020-08-19來源:深圳晚報編輯:吳猛

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筑效果圖。

8月18日,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筑開工建設,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一周年獻禮。同時,也掀開了光明科學城建設的新篇章,“科學創新之城、開放共享之城、生態宜居之城”的設想正逐漸成為現實。

大科學裝置集群建設

進入“實施建設”階段

先進表征綜合粒子設施是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戰略部署,是光明科學城面向高新技術產業需求規劃布局的標志性、稀缺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該項目選址于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核心區,是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內首個開工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由市發改委主管,光明區政府與深圳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共建。

據了解,綜合粒子設施可以利用不同特性的微觀粒子作為探測工具,提高對物質的觀測和理解能力,實現物質微觀結構和運動過程的全面解析及性能的精密調控,具備極高的學科、科研、產業和人才價值。目前開工的首棟建筑為深圳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綜合樓,用地面積約1.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37萬平方米,是綜合粒子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科研人才提供研究工作室、學術交流等空間保障。

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依山面湖,重點建設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的世界級、稀缺性大科學裝置,未來還將布局建設深圳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二期等重大項目。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筑動工建設,標志著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建設從“規劃設計”進入到“實施建設”階段。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直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光明區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自明確項目實施主體到開工建設僅用138天,相當于項目常規推進時限的60%,跑出了新的“深圳速度”。

加快形成

光明科學城集中度顯示度

去年以來,深圳陸續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陣地的嶄新定位,并以光明科學城為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核心引擎。按照市委、市政府戰略部署,光明區委、區政府積極落實主體責任,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全力推動“六個一流”創新資源落戶光明科學城,從源頭創新、科教融合、成果轉化、產業應用等方面加快完善創新生態鏈。

光明科學城聚焦產業需求和科學前沿,圍繞信息、材料、生命三大科學與技術方向,充分發揮深圳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通過集聚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流的前沿交叉研究平臺,一流的高水平大學,一流的創新人才與團隊,一流的中試基地和成果轉化中心,一流的新興未來產業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目前,光明科學城已落戶重大科技創新載體22個,包括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9個前沿交叉研究平臺,2個研究型高校,2個廣東省實驗室,光明科學城集中度顯示度初步顯現。

如今,光明區大發展大建設的勢能銳不可當。根據已經發布的光明區2020年1~6月經濟運行情況相關數據,全區生產總值(GDP)462.66億元,同比增長0.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迅猛,1~6月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0%,增速較1~5月大幅提升8.7個百分點,比深圳市平均增速高15.2個百分點。支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正在按下“快進鍵”。光明科學城正以科學促進創新裂變,引領產業聚變,實現城市質變,帶動創新能級、產業能級、城市能級大幅躍升。

深圳晚報訊(記者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