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區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
鹽田人翹首期盼的地鐵8號線即將開通。
科學規劃產業空間布局將進一步提升城區宜居品質。
鹽田區的旅游產業正在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升級改造后的鹽田區海濱棧道將成為深圳又一打卡點。
新時代的藍圖已經繪就,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
一直以來,鹽田區結合實際情況,圍繞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的戰略定位,全方位、全過程率先探索實踐,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貢獻力量和智慧。
2019年9月29日,鹽田區委五屆十三次全會召開,會議明確把“加快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作為建設先行示范區在鹽田的具體實踐,牢牢把握“實現高質量發展”根本要求,堅定不移把“產業興鹽”作為首要任務,把“創新驅動”作為主導戰略,把“綠色發展”作為最大優勢。
“鹽田要奮力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新征程中走在最前列。”鹽田區委書記陳清說,全區干部要通過全面落實打造深港深度合作先行區、特色科技產業創新區、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區、民主法治建設先進區、可持續發展先鋒區、民生幸福標桿引領區的工作任務,對標國際一流城市,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建設先行示范區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爭當尖兵。
從規劃先行“拓空間”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今年上半年,鹽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4.25億元,同比增長4%,增速位居全市第二,成為全市唯一一個從一季度開始經濟持續保持正增長的地區。躍升的數字,背后是鹽田真抓實干的擔當和作為:鹽田區五屆四次黨代會以來,區委區政府謀劃實施“產業興鹽”戰略,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擎,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特別是去年以來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強的內生力量。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土地這一要素的強力支撐。去年以來,鹽田區舉全區之力推進城市更新工作,開展了《鹽田區城市更新統籌規劃研究》課題,提出統籌更新資源、助力產業興鹽、統籌土地移交、保障公共利益,統籌空間設計,提升城市品質等城市更新工作思路與要求。
在科學規劃產業空間布局、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項目用地需求基礎上,鹽田區加大成塊連片土地清理和整備力度,統籌推進舊工業區連片改造升級,加快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建設。目前,太平洋工業區一期、協和電廠等項目主體施工正在進行,沙保片區、田心工業區等更新單元規劃編制工作正在推進,未來將有效解決轄區生產空間供給不足問題。成坑村改造,恩上村片區舊改,橋東片區、東順郵局片區等項目建設,也將進一步提升城區宜居品質。
在拓展產業空間方面,鹽田還進行了全方位的空間騰挪。鹽田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就產業空間總體情況而言,通過城市更新預計可提供50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
地處南海之濱、大鵬灣畔的鹽田,與香港山水相連、人文相通、經濟相融,具有優越的深港合作區位優勢。在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建設方面,鹽田區將完成中英街關口改造和第二通道建設,啟動沙頭角口岸升級改造,推動中英街通關時間延長、購物限額提升、“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等政策落地,激活發展潛能,重塑中英街品牌。探索開展深港離岸科技研發合作,加快合作區建設取得標志性進展。逐步推進香港居民在就業創業、醫療教育等領域全面享有“市民待遇”,打造標準互認、規則互聯、政策互通、產業互融的深港合作區域范例。
搶先布局蓄勢前行,推動重大項目提質增效達產
軌道交通8號線建設、半山公園帶建設、大梅沙海濱公園重建、海濱棧道升級改造、小梅沙片區整體改造、醫院學校新改擴建……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影響和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鹽田區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依然勢如破竹,成為這座濱海城區凝心聚力促轉型,真抓實干謀發展的最佳注腳。
當前,鹽田區正堅定不移把產業興鹽作為首要任務、把創新驅動作為主導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的現代產業體系,走出一條強產業、優經濟、興城區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從市區出發一路向東,走出穿行于梧桐山的隧道,就來到田心工業區。這里是進入深圳東部第一站,位置十分重要。今年1月17日,田心工業區片區重點更新單元項目正式通過市政府審批并完成計劃公告,實現了3個月完成意愿征集、5個月完成計劃立項,成為全市第三個、鹽田第一個政府主導的城市更新項目,未來,這里將作為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核心項目,發展以生命健康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慧型產業,以特色金融、總部經濟和商業消費為核心的都市型產業,成為“深東商務智核、國際科創社區”,打造成為萬象城2.0版本。
鹽田因港而生、因港而興,是深圳的臨港生態大區。站在翡翠島廣場大樓遠眺建設中的鹽田港東港區,該項目總用地面積177.5萬平方米,包括一期工程、配套工程、支持系統工程、東港區與中港區連接通道工程4個子項目,擬建成全球最佳、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區,建成后將對提高鹽田港區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鞏固提升深圳港的干線港國際地位產生重要意義。按照規劃,鹽田港東港區一期工程預計于2021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2025年底前建成投產。
“全域+全季”旅游依托文旅活動深挖消費空間
巨石廣場位于東部華僑城大俠谷景區入口,白天這里是一處普通的露天廣場,到了晚上就搖身一變成了“灣區之夜”潮玩集市,從文創產品到特色小吃、互動游戲等,應有盡有。
當前,2020年鹽田區購物節(第二期)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活動聯合了大梅沙奧特萊斯、壹海城ONE MALL購物中心等大型商圈,周大福、愛麗絲珠寶等珠寶品牌,以及休閑度假景區、酒店、特色餐飲門店等共同參與。依托美團、大眾點評等線上平臺,組合發布“吃住行游購娛”消費券,攜手騰訊開發“電子消費券”小程序,引入轄區優質商家資源,大力吸引市民游客來鹽消費。
一系列全鏈條的高品質消費促銷活動,不僅營造了“特色鮮明、周周有活動、行行促消費”的購物節氛圍,也為鹽田旅游業復工復產達產擴產、轄區經濟社會的恢復發展添加了新動能和新引擎。
鹽田區擁有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東部華僑城,以及“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中英街、“黃金海岸”大梅沙海濱公園、“東方夏威夷”小梅沙度假村、梧桐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核心旅游資源,擁有國保單位中英街界碑,沙頭角魚燈舞、疍家婚俗等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曾先后榮獲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生態區”、全國首個“國家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區”、亞洲金旅獎“最負盛名旅游區”“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聯合國人居署“SUC國際可持續發展示范區”、“首批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19.5公里海岸線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是深圳濱海旅游最具代表性的名片。
據鹽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鹽田在全市率先出臺了《鹽田區全域旅游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推動旅游與文化、體育、商貿等產業有機融合,填補旅游產業扶持政策空白,培育優質文旅企業根植鹽田,形成政府引領、企業主導、全員參與、全域推進的新局面。一業帶動百興。在“全域旅游”藍圖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產業主動與旅游相加,釋放出“1+1>2”甚至倍增效應。
下一步,鹽田區還將朝著打造公共文化改革示范高地、東部濱海體育示范高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示范高地的定位方向,全力推進轄區文體旅游各項工作。
鹽田區上半年GDP增長4%是怎么做到的?
今年上半年,鹽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4.25億元,同比增長4%,增速位居全市第二,10個經濟行業中,5個行業實現正增長。這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不僅顯示了鹽田后勁十足的發展動能,也釋放出穩中向好的積極信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鹽田這座濱海城區奮力吹響“產業興鹽”號角,以創新驅動賦能,精耕優勢產業,筑牢“存量”壓艙石,厚植“增量”新動能,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上跑出了經濟回暖“加速度”。
田心工業區、沙頭角保稅片區、創智核心區等連片改造項目提速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游消費合作區建設成效初顯,鹽田港東港區建設、小梅沙片區整體改造全速推進,鹽田河臨港產業帶開發進度穩居全市18個重點區域前列,鹽港東立交、坪鹽通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地鐵8號線一期即將開通運營……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鹽田區通過壯大動能,增強后勁,拓展空間,激發活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持續鞏固轄區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用一組彰顯強勁韌性的經濟數據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訂單不降反增,員工不減反多。疫情期間,位于鹽田區北山工業園區的安科訊有限公司,車間里多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穩定運行,工人正加緊生產趕訂單。據悉,為了支持轄區企業更好地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鹽田區不僅制定出臺了“撐企15條”“穩增長18條”等措施,還組建了57個“對口服務企業小組”,成立企業服務專班,對重點企業靈活實行“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擔負起“申報審批”“督查整改”“協調服務”等職能,及時協調企業用工、融資等實際問題超1500個,落實融資需求10余億元,累積減租5800多萬元,有力幫助企業復工復產。
鏟車穿梭,塔吊揮舞,一批批重大項目建設正酣;車水馬龍,機器轟鳴,一個個產業基地發展如火如荼……一幕幕火熱的生產場景,繪就了鹽田區經濟路線圖的上揚曲線,重大項目建設發力,政策效應初步顯現,企業信心持續向好,消費市場加快復蘇,也勾勒出經濟發展底氣十足的基本盤。
一個重大項目就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往往能釋放出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作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今年年初,鹽田綜合保稅區二期工程通過驗收,經過改造,二期圍網內可釋放出46萬平方米可利用土地空間資源,企業有好的項目,便有望落地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其所在的鹽田河臨港產業帶同時也是深圳第17個重點發展區域,未來,這里將被打造成為“現代物流業”“創新型產業”及“配套服務業”為主的臨港產業體系,未來的鹽田綜保區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鹽田:優化服務配套助力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
近日,鹽田區制定了《鹽田區關于迎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檢查任務分解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顯示,鹽田區將全面完善全域旅游軟硬件建設,促進“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著力提升旅游發展全域化、旅游供給全季化、旅游服務精細化水平,形成功能完整、開放融合、特色鮮明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打造景區、城區、產業區“三區融合”的世界級濱海休閑生態旅游目的地。
在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方面,鹽田區開通旅游巴士專線,實現景區、商圈、酒店的交通閉環連接;積極推進中英街游客服務中心、大梅沙旅游集散中心建設,推動云巴、地鐵和集散中心實現接駁。進一步推廣完善中英街誠信快捷服務平臺,統一設計推廣全域旅游標識標牌系統,設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務崗,打造鹽田旅游服務品牌。
在提升智慧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方面,鹽田區加快智慧文旅系統建設,全面整合“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資源,提供一站式全域全季導游導覽公共服務,強化旅游大數據分析監管,實現“一部手機游鹽田”。建立健全旅游綜合管理和執法體系,強化旅游安全保障,加強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誠信經營、公平競爭、安全有序的旅游市場環境。
當前,鹽田旅游產業正處于突破蝶變的“機遇期”“發展期”“跨越期”。今年初,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區建設先后被寫入黨代會報告和政府工作報告,并納入先行示范區建設項目。
下一步,鹽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將在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加快推進旅游產業“十四五”規劃編制,按照“儲備一批、建設一批、開放一批”的原則推動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著力提升旅游發展全域化、旅游供給全季化、旅游服務精細化水平,加快打造“山海港城皆可觀光、春夏秋冬皆可暢玩”的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區。
■深圳特區報記者第五燕燕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