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洲河碧道。
寶安區重大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對接會燕羅專場活動現場,燕羅街道做營商環境推介。
核心提示
寶安區重大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對接會(燕羅專場)再掀招商熱潮,22個簽約項目涉及總投資401億元,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710億元。
昨日下午,“山水燕羅智造重鎮門戶新城”——寶安區重大項目與產業空間資源對接會(燕羅專場)在廣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禮堂舉行,燕羅街道對營商環境、優質產業空間載體、重點企業產品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向企業家們推薦19個園區60余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
對接會現場,包括投資總額22.88億元,預估新增產值100億元的高端集成電路載板生產基地等22個項目簽約落地,涉及半導體、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總投資401億元,投產后預計年產值達到710億元。未來,燕羅街道將攜手更多優質企業共繪“國際先進智慧制造城”畫卷,用燕羅速度朝著大灣區和先行示范區的道路砥礪前行。
區位、交通優勢“幾何效應”:
助力“智造重鎮”C位出道
“燕羅是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生態福地。是配套完善、服務優良的智造高地。是欣欣向榮、面向未來的發展寶地。”對接會現場,燕羅街道向企業家們拋出招商“橄欖枝”,并借助網絡直播平臺為場外觀眾“云”推介。
作為深圳的西北門戶,燕羅地處大灣區創新極核中心,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貫穿全境,周邊熱點經濟組團環繞布局。東鄰光明科學城,南接大空港,西靠濱海灣新區,北依松山湖科學城,車程都在半小時以內,具備承接創新要素外溢輻射,實現“研發+制造”“總部+生產”“孵化+轉化”產業聯動,打造區域智造發展新組團的優勢與前景。
燕羅連接兩市三區,有“五橫五縱”的城市干道網,是穗莞入深的重要通道,107國道、龍大高速、南光高速、寶安大道、松福大道等在這里貫穿交會。前往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深圳北站、福永碼頭僅30分鐘左右車程。當前,燕羅街道正大力推進茅洲河大橋、燕北快速路等重點交通項目建設,爭取軌道26號線與深廣中軸城際線在燕羅交會并設立站點,打通根玉大道-公明西環等一批區際、市際路網。
區位、交通的利好疊加聚集成“幾何效應”,燕羅街道實體經濟枝繁葉茂,創新土壤肥沃,產業發展動力強勁。街道現有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園區179個,總建筑面積700萬平方米。擁有世界500強投資企業5家、“四上”企業398家、國高企業297家、五類百強企業23家。培育了鵬鼎控股、三諾、住友電工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已形成電子設備制造、電器機械和器材制造等主導行業;中電建、禮鼎芯片、三諾智慧聲谷等行業巨擘紛至沓來、高端產業資源加速聚集;京東物流、跨越物流等高端物流產業落戶,灣區物流樞紐雛形初現。
去年,街道規上工業企業營收突破700億元大關,位居全區第4,實現街道成立以來年均增長20.66%。
綠水青山的宜業宜居環境:
“吸睛”優質企業
“山水燕羅”擁有優美的生態環境,山水綠地覆蓋率達55%,人均綠地面積30平方米,居全區首位。
過去黑如墨汁的茅洲河有了根本改觀,河岸如今已展現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鷗鷺齊飛的美好畫面。全省樣板碧道-茅洲河試點段6.1公里在燕羅落地即將完工,“一河四走廊”配套的6個碧道建設項目加速建設,群眾獲得了優美生態環境最大的幸福感。全區最大的森林公園——省級羅田森林公園總面積超過400公頃,相當于4個深圳灣公園。公園內萬木吐翠,青山如黛,是企業家們以及廣大市民休閑放松、親近自然的絕佳去處。
燕羅街道自2016年設立以來,盯緊“宜業宜居”的目標大步向前,持之以恒謀好民生福祉。在去年用16天建成全市首家中醫示范頤年社康的基礎上,今年建成了全市首家中醫社區醫院,彌補寶安區西鄉以北三甲醫療資源的空白;新建雨污管網605公里,清淤11.5公里,“一河四水”全面消除黑臭,還清40年污染欠賬,并解決了積累13年之久的18處內澇點;民辦幼兒園轉型公辦逐漸落地,羅田小學、深圳市第十三高級中學等規劃落地,特殊教育學校即將在今年8月投入使用,構筑起堅實的民生配套。
在燕羅,時隔21年“龍舟競渡”重現茅洲河面的一刻,閃亮央視《美麗中國》紀錄片的第一集。寶安“一大”舊址修繕重新開放,教育基地展覽館建成開館,令紅色小鎮規劃初具雛形。洪佛拳、七星獅非遺文化,都在綿延不斷地傳承訴說著燕羅的人文故事。
堅持“產業發展第一”:
再提供6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
筑巢引鳳需要充足的土地空間。作為智造重鎮,燕羅街道工業用地8.87平方公里,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園區179個,總建筑面積700萬平方米,現可向新入駐企業提供產業空間60余萬平方米,并有15塊寶貴的產業用地虛位以待。
燕羅積極開創土地空間拓展新模式,抓住產業發展這個根本毫不放松,從去年開始全力推進被區委區政府稱作“燕川模式”的全市最大的土地整備利益統籌項目——燕羅平方公里級重點產業土地整備,涉及總用地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燕川片區統籌項目可釋放產業用地16.5萬平方米,羅田片區統籌項目可釋放產業用地40萬平方米。3天談完、7天搬完、20天拆完、30天交地的燕羅速度已經完成了8萬平方米產業用地移交,整個利益統籌項目完成后,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制造業發展釋放成規模、高品質的空間載體。
“牢固樹立產業發展第一,沒有產業就沒有燕羅未來。”這是植根于燕羅黨員干部內心的理念。燕羅街道始終堅持產業第一、企業至上,盡一切可能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新冠肺炎來襲,燕羅街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于2月18日在全區范圍內率先實現102家億元以上企業全部復工,在街道積極發動下,為企業共計減免租金1341.32萬元。此外,燕羅街道目前是全市工業廠房租金價格的洼地,廠房租金均價每平方米30元左右,相對中心區域便宜50%以上。去年,燕羅街道沒有一家規上國高企業外遷。
鵬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慶芳表示,企業發展首先要看政府的效益與支持力度,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是企業發展背后的信心,上下游產業鏈的完整對企業有著不可預估的重要性,寶安、燕羅正是具備了這三項核心要素。
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表示,三諾自1995年扎根燕羅,是這片紅色土地發展的見證者和創業者。街道班子嚴格貫徹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近兩年來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茅洲河畔展現出水清魚躍的景象,這是企業發展的信心。
22個項目落地:
共建“國際先進智慧制造城”
當天的燕羅專場對接會圓滿收官、收獲豐富。以環境工程智慧化為核心的中電建生態環境智慧科創產業園順利簽約,落地燕羅,投資總額44億元,預估新增產值150億元。項目規劃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9.68萬平方米,將打造集規劃設計、技術研發、設備制造、施工建造、運營管控為一體的智慧環境工程全產業鏈園區。
當天成功簽約的重點項目還有高端集成電路載板生產基地、智慧聲谷產業基地、3D顯示玻璃智能制造產業園、匯威智慧創新中心等,新引進預估新增產值過億元的深圳市東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馳普科達科技有限公司、中洲紙業(深圳)有限公司、華章數據(深圳)有限公司、深圳至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沛紳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
優質企業的正式進駐,體現出投資者對“國際先進智慧制造城”的堅定信心。
今年初,寶安區六屆五次黨代會賦予了燕羅建設“國際先進智慧制造城”的重任,為燕羅發展指明了新方向,點燃了新引擎。燕羅街道正緊緊抓住“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按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動態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綜合交通4個專項規劃,緊緊牽住產業與空間這對“牛鼻子”,守住現有優質企業,將產業優質發展、集體經濟壯大、城市高品質建設三大要素融匯貫通。強力推動燕羅平方公里級重點產業項目土地整備,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制造業發展釋放成規模、高品質的空間載體,實現產城融合、融匯共生,形成城市有質量發展的良性格局,傾力打造燕羅國際先進智慧制造城。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遠航正當時,燕羅定當不負眾望。
(曾海清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