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也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雙區疊加”的效應正在釋放澎湃動力。新時代再出發,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
近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中,首次正式提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計劃將深圳打造成為我國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集中布局建設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去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此舉意味著深圳在全國科技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獲得了來自國家頂層設計的進一步提升和鞏固。
深圳的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了全國的一面旗幟。過去四十年,深圳以超前理念布局創新產業、營造創新環境,聚集各類創新要素,實現了從“科技荒漠”到“創新之城”的歷史性跨越,涌現了一大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載體。從1996年初,深圳只有6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市產值過億的高新技術企業僅20家。到如今,深圳科技創新型企業超過3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由2010年的1353家增加到2019年底的1.7萬余家,僅2019年就新增2700多家,形成強大的梯次型創新企業群。深圳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與生命健康、新材料、石墨烯等領域部分核心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
面對今年嚴峻的經濟環境,深圳表現依舊搶眼。一線城市經濟半年報出爐,作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城市,深圳拿下半程冠軍。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深圳新登記商事主體237209戶,同比增長1.3%,其中,新興產業企業同比大幅增長38.5%,表現亮眼。目前深圳商事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已連續多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充分彰顯出深圳經濟的底色,科創企業是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科技型創新企業蓬勃發展,離不開深圳良好的市場氛圍、創新生態、營商環境,以及金融的輔佐。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肌體健康高效運轉的背后,需要金融血脈的強勁供養。金融對于深圳實體經濟的發展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佇立時代潮頭,深圳先行,金融力行。以科技創新企業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經濟新動能澎湃而起,金融力量如何發揮更大作為,助力科創企業在時代浪潮中乘風破浪,支持深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面對時代命題,以農行深圳分行為代表的國有大行主動出擊,用實干作答,夯實金融服務實體的責任與擔當。
8月18日,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一周年之際,農行深圳分行將全面啟動“千帆企航”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品牌,成立“科創企業金融服務中心”,打造“財智薈”專享平臺,構建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創金融產品體系。
(曾思瑋黃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