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生物醫藥產業高速增長,圖為位于坪山區的創新產業園。資料圖片
8月3日,記者從深圳市發改委獲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增加值4498.16億元,成為推動深圳經濟實現V形反轉的重要力量。
深圳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新材料、海洋經濟產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4498.16億元,增長率較一季度回升8.7個百分點。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實現17.2%的高速增長,較一季度回升19.8個百分點,表現最為突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0.6%、0.8%,比一季度回升9.3個、14.1個百分點。
1至6月,深圳新登記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17234戶,同比上漲38.5%,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凸顯,不斷為深圳經濟注入新動能。
深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針對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面臨的資金短缺難題,市發改委打造了“金融信貸支持+產業政策扶持”雙輪驅動保障體系,與國家開發銀行和市屬擔保機構、進出口銀行分別簽訂《深圳市高技術中小微制造業企業貸款專項機制合作協議》《關于“穩定實體經濟發展促高質量增長”合作協議》,通過低息貸款以及“貸款+擔保+貼息”等多種方式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及中小微企業發展。
截至6月底,通過上述兩項合作協議,累計發放低息貸款超過190億元,及時紓解企業燃眉之急,在抗疫中發揮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今年2月,市發改委組織實施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防疫設備產業化專項申報。7月17日,擬資助項目進行了公示,深圳市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申報的紅外測溫儀、消毒防疫機器人、熒光PCR儀等9個項目名列其中,它們擬獲得項目總投資40%的補貼,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的資助。
截至記者發稿,市發改委已在疫情期間組織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疫苗及相關治療藥品、診療防疫設備的研發及產業化三個專項,安排補助資金超過1億元。
目前,市發改委已構建起直接資助、風險補償等方式相結合,事前、事中與事后資助相結合的專項資金資助體系,平均每年扶持項目超過200個,撬動社會投資逾百億元。
最新出臺的《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以新基建帶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消費發展。《深圳市促進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高質量建設運營的實施意見》的出臺,則打造了“高水平建設—高效能管理—高質量服務”全生態體系,提升企業公共服務能力。
【深圳商報訊】(首席記者王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