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泰裕集團董事長魏軍添講述自己的深圳創業故事。
“我18歲來到深圳。說實話,我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多了一些勤奮。”談起自己的深圳創業故事,恒泰裕集團董事長魏軍添近日接受《深圳商報》采訪時說:“干事創業,就是要有一股拼勁和韌勁。”
從一個從梅州山區走出的客家少年,到光明科學城華南醫谷的掌門人,回首在深圳奮斗的34個年頭,魏軍添坦言經歷過三個階段:最初是白手起家,然后是進入工業地產,現在是轉型升級打造生物醫藥科創平臺。
農家少年成為深圳建設的“光明使者”
魏軍添極少出現在媒體報道里,少有的亮相是在2011年。那一年,作為家委會主任,魏軍添花了點費用,買了一幅“牛轉身”的照片送給了小孩所在的學校。
“照片是梅州山區的勞作場景。”魏軍添說,畫面是一位滿身泥巴的漢子,一手提著耙子,一手拿著鞭子,吆喝著一頭水牛在一塊寬僅一米的梯田里轉身。“我的父親,就是這樣拉扯大我們四兄妹的。”他坦言:捐贈目的很簡單,想讓城市的孩子知道“粒粒皆辛苦”。
1968年,魏軍添出生在梅州五華的一個農民家庭。“一家六口人,口糧田是三畝地。日子想要過得寬松點,只有走出去。”作為長子,魏軍添初中沒畢業就到了廣州。“那時我不到16歲,第一份活兒是在工地上當小工。此后,我賣過冰棍,擺過地攤,學著做一些小生意。”在他的講述里,自己的外出打工是值得的,因為掙回了弟妹的學費:大弟大妹讀完了高中,最小的弟弟更是家里第一個大學生。也正是這個原因,魏軍添一直堅持公益助學。恒泰裕集團有一個沒有寫進公司章程的規定:每年都從企業經營利潤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公益事業特別是山區教育事業。
“1986年春節,我跟一個做電力安裝的親戚來到深圳。”最初,魏軍添只是公司食堂的雜工,這個好學的年輕人一有時間就向老師傅討教,結果很快就成了技術工。回想起那段經歷,魏軍添說:“技術工必須會爬電線桿,山區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會爬樹。”
3年后,魏軍添自己建立一支電力安裝工程隊。此時,正值深圳城市化進程加速,魏軍添的小隊伍快速壯大。“主要是做電力安裝,包括路燈工程。當年的深南大道、寶安107國道的電力工程改造,深圳各區的電力工程項目、部分道路燈光工程,我們都曾參與建設。”他笑著說,時至今日,老朋友們提起這段經歷,還經常親切稱他“光明使者”。
把“仁勤樸誠”寫進企業準則
從事電力安裝十多年后,魏軍添迎來了創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
1998年,他成立了恒泰裕實業有限公司,進軍工業地產,核心項目便是位于光明的恒泰裕高新技術工業園。“承接觀光路的路燈工程,我對光明有了更深了解。那時候的光明,還是一個農業為主的片區,但我看好發展前景,就此扎根光明”。魏軍添認為,深圳在上世紀90年代確立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產業,而自己正是趕上了這個大風口。“入駐的企業保持著很好的成長勢頭,都是深圳電子行業的實力派。”談到向實業轉型,他說:“無論是從事電力安裝,還是經營工業園區,我一直強調把質量做出去,把服務做上去。”
“我做企業,一直強調四個字,那就是仁勤樸誠。”魏軍添說:“仁是仁愛,勤是勤奮,樸是質樸,誠是誠信。仁勤樸誠缺一不可,這四個字是恒泰裕集團的基本準則和規范。”
體現自己的四字準則,魏軍添認為旗下的漢御坊是典型代表。進入酒業,是一個偶然。2010年,魏軍添在幾位朋友的建議下計劃在老家存點綠色健康的好酒。存什么酒?醬酒。醬酒去哪里找?茅臺鎮。在朋友的牽線之下,魏軍添找到茅鼎酒廠。彼時,這家成立于1979年的國營酒廠處于長期虧損狀態,正在進行轉制。酒廠負責人坦言:“酒是好酒,這一群釀酒老師傅也是難得的好匠人啊。”
“那就交給我吧。”魏軍添在第一次全廠職工大會上,宣布“要秉承最地道、最本分的古法工藝,釀造高品質的醬酒。”他立馬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將釀酒工匠全部挽留,因為“這是酒廠最核心的資產”;第二件是在遵義簽約6000畝紅纓子糯高粱種植基地,因為“這才能保障原材料的有機純正”;第三件是古法釀造工藝堅持不改不丟,經營要“以老酒存量定銷量”。漢御坊此后迅速成為醬酒的后起之秀,酒廠也在2018年開始了二期建設,擴容項目被列入貴州省重點工程。
華南醫谷和科學城一起再奮斗
“我想,現在是創業的新節點。在光明這片熱土上心懷夢想,滿懷激情再奮斗,華南醫谷便是新的出發點。”恒泰裕集團旗下的華南醫谷,位于光明區鳳凰街道同惠路與同業路的交匯處,不僅是光明科學城確立的生命科學產業示范基地,也是恒泰裕集團的總部所在地。根據規劃,華南醫谷占地4萬余平方米,目前完工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樓群已是區域新地標。
6月9日上午,2020光明生物醫藥國際論壇在光明科學城展廳舉行,華南醫谷正式揭牌。魏軍添表示,華南醫谷將專注于整合全球先進生物醫藥資源,聚焦前沿生命科學技術,建設光明生命科學創新加速器,構建生物醫療行業的閉合生態圈。當天,華南醫谷的合作伙伴同臺出場,與清華力合生物合作建設的光明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與奧咨達合作建設醫療器械3C公共服務平臺……魏軍添進一步表示,光明生命科學轉化產業基金提供資本驅動,生命科學前沿技術挑戰賽提供項目驅動,如虎添翼的華南醫谷致力于成為光明科學城生命科學產業重要的創新平臺。
“總結我的深圳創業經歷,我要感恩深圳這片熱土給予的三次發展機遇。第一次是城市化,我從一個普通的電力安裝工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第二次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我從事實業積累了園區運營經驗;第三次則是現在的雙區驅動,我也完成了向建設科創平臺的轉型。”魏軍添坦言:“光明定位深圳北部中心,肩負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的重任,正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這是華南醫谷的大機遇,是恒泰裕的大機遇,更是眾多奮斗者的大機遇。”
深圳商報記者錢飛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