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區厚植營商土壤,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激發更多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
光明區健康指導員上門走訪,為企業員工面對面講解示范。
光明區行政服務大廳內,“光速辦”服務品牌已成光明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重磅“代言人”。
這個月7日,對于智萊科技、深德彩、麥士德福、沃爾奔達、集一、帝邁、亞能等7家企業來說,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
當天,光明區首批聯合用地項目產業發展監管協議簽約儀式舉行,以上7家企業競得聯合產業用地。此舉標志著聯合產業、聯合生產兩個項目正式落戶光明區,也標志著光明區在優化土地供應模式、解決企業產業空間供需不平衡難題上取得階段性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簽約的兩個聯合用地項目是政策出臺后的第一單,帝邁、亞能聯合生產項目更是深圳市首宗聯合生產用地。
“未來,聯合申請產業用地模式將成為光明區破解產業空間供需難題的一項重要政策工具。”光明區工信局工作人員告訴晶報記者,此舉對提高光明區產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更多優質產業項目落戶光明提供了新思路,助力光明區打造營商環境“新名片”。
“五個一”原則光明開展全區企業一站式服務
智萊科技等7家企業的體驗或是光明區貼身服務企業、持續提升營商環境的縮影。
類似的案例在光明區并非孤例。
位于光明區玉塘街道的深圳市飛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飛榮達”),是國內領先的創新型專業電磁屏蔽及導熱解決方案服務商,該公司在光明區投資超4億元建設的3萬多平方米飛榮達新材料產業園,是飛榮達的總部。
園區內,運輸車輛滿載貨物進出,生產線上機器設備快速運轉,工人們熟練地將各類物件組裝拼接,繁忙有序的生產車間內,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樣的場景,在今年3月光明區高效復工復產的第一時間就已經上演。”企業復工復產,何以“快一步”?飛榮達副總經理王穎娜坦言,一切要從光明區提供的暖心服務說起,當時面對員工返工難,企業一籌莫展;光明聚焦“員工返崗難”,通過企業迅速統計全區企業員工返崗乘車需求,日均發送14輛“返崗直通車”,員工“家門口上車、廠門口下車”,快速、安全返崗,一解企業燃眉之急。
誠然,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感受最敏銳。
僅僅3個工作日,光明區工信局攜手民生銀行為轄區內某防疫物資生產企業辦理特惠利率貸款460萬元、首期融資貸款發放達到100萬,在特殊時期刷新了“光明速度”記錄;推出光明惠企15條,1.5億元真金白銀“撐企”,支持企業共渡難關……晶報記者在光明區走訪發現,從拼投資、拼優惠政策到拼服務、拼營商環境,光明區多部門主動變身“店小二”,積極轉變發展理念。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今年以來,光明區按照“五個一”(即一個服務體系、一個專業團隊、一套工作機制、一個服務平臺、一套規范政策)的原則統籌開展全區企業服務工作,初步實現了疫情期間的平穩過渡,完成了經濟穩增長的目標。
如何更好服務企業?光明區以機制為抓手,建立完善三級領導掛點服務企業機制,由區、經濟部門、街道領導和社區書記掛點服務企業,基本實現規上企業全覆蓋。
光明在深入推進企業服務這條道路上,不斷挖掘和使用“科技”這劑良藥。上線運行企業服務平臺,并結合“智慧光明·企業服務門戶”的建設,不斷完善企業服務平臺相關功能模塊及移動應用模塊,建立“一點提問、全網聯動、件件著落、全程追溯”的企業服務機制,搭建企業與服務部門之間的交流平臺。企業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共注冊企業1783家,收集問題221個,辦結問題174個。
“不掉線不降溫不打折”
光明招商引資跑出加速度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如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為
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光明區工信局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迅速行動,咬定年度目標不放松,統籌推進招商工作,著力創新招商引資方式,通過線上服務模式,進行網上談,實行云招商,有效保障疫情期間招商引資工作“不掉線”“不降溫”“不打折”。
光明重點圍繞智能產業、新材料、生命科學、特色服務產業(科技服務業、文化旅游業)等“3+1”重點發展產業,選擇符合產業需求的項目進行“敲門招商”,引進一批重大優質項目,不斷提升“3+1”產業集中度和顯示度。
數據顯示:目前,光明區工信局已經根據“3+1”重點發展產業,圍繞重點企業制定了招商圖譜,累計梳理上市企業142家、納稅5000萬元以上企業652家、擬上市企業129家,現正重點針對該批企業開展招商工作。
積極圍繞轄區龍頭企業核心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定向招商工作。半年以來,光明區工信局積極聯絡、梳理龍頭企業產業鏈上下游目標招商企業,已篩選了其中20家作為重點推進項目,其中光明區龍頭企業華星光電引薦的驅動芯片供應商廣州通銳微電子已明確落戶深圳。
招商引資不停步危中搶機再開新局
提升營商環境,光明沒有休止符。
如何進一步促進光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招商引資工作開展,光明區政府制定《光明區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配套措施,區工信局根據《光明區支持招商引資的若干措施》,結合實際制定《光明區招商引資獎勵計劃操作規程》《光明區招商引資項目引薦機構獎勵暫行辦法》等。
晶報記者從中發現:獎勵政策包括項目落戶、產業空間支撐、企業高管激勵、產業鏈項目招商、商業項目建設和項目引薦等板塊。例如在項目落戶方面,頭部企業落戶可以獎勵5000萬元獎勵、成功落地的骨干企業給予800萬元獎勵、引進中堅企業最高給予350萬元獎勵、“四上”企業落戶獎勵10萬元。在項目引薦方面,光明區招商部門備案的引薦機構每成功引薦一家頭部企業、骨干企業、中堅企業、“四上”企業落戶光明,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20萬元、5萬元的一次性引薦獎勵;單個機構引薦中堅企業、“四上”企業,每年累計最高獎勵200萬元、100萬元;引薦頭部企業、骨干企業,不設最高獎勵限制。
據悉,截至目前,該局已受理招商引資項目引薦機構備案達36家,已受理招商引資項目引薦機構推薦落地項目1個。
光明區正不斷豐富援企政策,大力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全力建設營商環境高地,打造創新團隊“優選地”、優質企業“蓄水池”。
未來,一個更加優質的光明區營商土壤將激發更多市場活力和發展動力,也將為深圳乃至世界帶來更多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數說
面對疫情,2020年1月至今,光明區工信局累計組織14場招商活動(其中有4場為線上活動),累計對接用地、用房企業超過320家,重點對接企業超過75家,成功引進規上用房企業82家,累計產業用房需求共計約26.39萬平方米。
新引進的82家用房企業預計2020年將為光明區帶來超過60億元的產值、超過2億元的納稅貢獻,順利完成上半年工作目標。
企業服務工作方面,截至6月底,光明區領導現場走訪企業148家,共解決企業反映的困難及問題165項。
晶報記者柯季通訊員張文華康元/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