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稅窗口雖小,卻是稅務部門與企業和納稅人聯系最密切的環節;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體現在每一個窗口、每一個流程。近年來,深圳市稅務局積極探索,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令人滿意的窗口服務,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取得了顯著成效。
打造納稅人滿意的窗口
“不接觸、零跑動,整個征期在家就能搞定!”深圳市深港安裝卸有限公司會計羅紹霞在“@深稅”平臺上成功申報增值稅后,第一時間將截圖發到了朋友圈。她說:“辦稅廳最好的狀態,就是我們去的次數越來越少、停留的時間越來越短。”
近年來,通過不斷優化辦稅流程、壓縮辦稅時間、推廣無紙化辦稅等措施,深圳辦稅窗口服務效率大大提升。目前,超過99%的申報業務實現無紙化、83%的業務一次辦結、120項業務“最多跑一次”、窗口平均辦理時長只需6分鐘。疫情發生后,深圳稅務更是積極推進“非接觸式”辦稅,優化6項電子稅務局辦稅功能、大力推廣“@深稅”移動辦稅平臺,基本實現常見業務全程網上辦,網上申報率高達99.8%。
當“一次也不跑,全程網上辦”成為深圳窗口辦稅常態,窗口功能和稅源管理模式的“深”改革也在逐步推進。今年6月1日,市稅務局在羅湖區實施稅源管口化模式,在辦稅服務廳開設稅源管理業務窗口,將一般納稅人更正增值稅申報、個人所得稅核定等常見的23項稅源管理業務前移至窗口。“現在不需要找特定的管理員了,直接到窗口就能辦!”深圳娛藝影院公司辦稅員鄭小姐說。
據統計,該模式運行首月就實現62%的稅源管理事項前臺辦結,納稅人辦稅“觸點”減少35.29%,日均咨詢量連續四周下降,較5月下降30%。
智能化辦稅體驗深得人心
在龍華區稅務局智慧辦稅服務廳,人臉識別技術得到有效運用。“刷一下臉就立刻取到號了,進大廳還不到幾秒時間!”辦稅員周文近日就體會到了科技帶來的便捷辦稅體驗。
“企業負責人可通過人臉識別或身份證驗證方式,打印納稅人‘體檢報告’,查詢企業涉稅指標的健康狀況。”窗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會收到簡易的納稅人畫像,包括納稅人的基礎信息、辦稅行為習慣、歷史辦稅記錄等,基于畫像迅速判斷納稅人需求,以便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前不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領隊、專家Christophe Waerzeggers到南山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參觀后感慨:“深圳在稅務工作中運用了大量的信息技術,我在其他國家沒有看到過這么高電子化水平的納稅服務。”
此外,南山區稅務局緊跟5G風口,率先創建5G網絡信號全覆蓋智慧稅務大廳,從“超高清+實時直播”學稅-“AI互動+中英雙語”問稅-“電子填單臺+VR實況”導稅-“高速終端+智能柜臺”辦稅全鏈條,探索推動辦稅廳向“無人值守、無處不在”的方向轉變。
無紙化、智能化、窗口化,每一次改革和創新,都離不開納稅人“體驗官”們的真切反饋。深圳市云管家發展有限公司辦稅人員盧晶晶在一次體驗中,向稅務部門提出了優化辦稅服務廳繳稅方式的建議。深圳稅務部門在分析研究該建議后,第一時間在全市辦稅廳上線第三方支付繳稅,納稅人可通過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支付渠道掃碼完成全稅種的稅費繳納。如今,已有來自20多個行業的250名納稅人組成了體驗官隊伍。近日,他們通過自主體驗、陪同體驗等方式對納稅服務觸點和業務流程進行體驗,并提出了200余條建議。這些建議將幫助稅務部門推出更多更好的服務舉措。
■深圳特區報記者段琳筠